澳门皇冠

图片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区县人大 >> 正文

雨城:全链条监督发力 把好政府债务“口子”

 【发布日期:2025-08-06】 【字号: 】  【关闭此页

加强地方人大对政府债务的审查监督,是党中央明确交给地方人大的重要任务,也是新修正的组织法、监督法赋予各级人大的法定职责。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全国人大和省、市人大关于建立健全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制度的要求,雨城区人大常委会主动作为、依法履职,聚焦政府债务“借、用、管、还”全流程,通过制度筑基、专题调研、审议报告、数字赋能等方式,构建全链条监督体系,为雨城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制度筑基织密监督“防护网”

制度是人大监督的基石,唯有扎紧制度笼子,才能让债务管理有章可循。

早在2021年6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地方人大对政府债务审查监督的意见》后,雨城区迅速制定《雅安市雨城区人民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政府债务管理情况办法(试行)》。2022年,区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出台《雅安市雨城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将政府债务管理纳入法定报告范围,推动监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强化人大政府债务管理监督”,为地方人大开展债务审查监督提供了根本遵循。以此为指引,区人大常委会同步督促区人民政府及财政部门配套出台《雅安市雨城区区级财政预算管理办法》等制度,要求“政府债务按照规定纳入预算管理。区级财政部门依照市财政局下达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提出资金安排方案,按法定程序报批。”形成了从中央部署到地方落实、从人大监督到政府执行的全链条制度闭环。

“这套体系初步建立起覆盖债务‘借、用、管、还’全流程的制度框架,实现了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实的贯通衔接,为人大开展精准监督、政府规范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区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工委主任吴朝东表示。

专题调研摸清政府债务“总账本”

为精准掌握政府债务管理情况,区人大常委会成立由分管副主任刘滟带队的调研组,成员涵盖财经委、预算工委、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及财经专家。自4月上旬开始,调研组深入区财政局、区发改局等部门及雨发展、博瑞农旅等5家区属国企,通过座谈交流、数据核查、现场问询等方式,详细了解债务规模、结构分布、资金用途、偿还能力及风险防控等情况。

“目前我区政府债务规模是多少?显性债务与隐性债务、一般债务与专项债务的占比分别是多少?”“对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是否遵循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在政府债务专题调研现场,人大代表和财经专家纷纷深入问询债务管理细节。同时围绕“规范举债、高效用债、安全还债”核心方向建言:“需强化债务偿还计划,明确偿债责任与时限,统筹财政收入、国企收益等多渠道资金精准匹配偿还需求”“要加强债务资金使用的全流程绩效跟踪,严防闲置或挪用”。

调研不仅要“摸透底数”,更要“找准症结”。基于实地走访掌握的一手数据、座谈交流收集的意见建议,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首次开展政府债务管理监督调研,调研报告既系统梳理了全区债务规模、结构分布、资金使用等基础情况,又深入剖析了债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还针对性提出了规范举债流程、强化绩效监管、拓宽偿债渠道等对策建议,为后续开展精准监督、提升审议质效提供了全面、扎实的决策参考。

审议报告促进政府债务“亮家底”

会前,区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对区人民政府报送的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开展初步审议,重点审查债务数据完整性、结构分类规范性、国企债务与政府债务关联性等核心内容,发现报告存在债务规模与财力匹配分析不足、债券项目绩效数据不够细化等问题,随即向区政府提出针对性修改意见,推动报告经2次补充完善,进一步提升数据精准度和内容完整性,为常委会会议审议筑牢坚实基础。

6月,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28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全区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首次同步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区属国有企业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实现政府债务与区属国企债务监督“全覆盖”。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聚焦债务管理关键环节建言献策:

“建议定期开展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加强对责任追究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将政府债券资金的审计纳入审计重点,逐步将债券项目全部纳入第三方绩效评价。”

“要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加大对闲置土地、房产等国有资产的清理处置力度,拓宽偿债资金来源。”

“需进一步剥离国企作为政府融资平台的功能,严禁以政府信用为依托违规融资,坚决纠正替政府举债、承接无收益公益性项目等行为,厘清政企债务边界。

……

会后,区人大常委会综合梳理审议意见,形成书面审议意见交区人民政府办理,明确要求3个月内报送研究处理情况,通过“限时交办+整改销号”机制跟踪督办,对整改不力的事项挂牌督改,确保审议意见落地见效,推动政府债务管理更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

数字赋能提升监督“精准度”

为提升政府债务管理情况审议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区人大常委会依托预算联网审查监督平台,整合“预算监督”“国有资产监督”等模块数据,系统梳理近5年政府及国企债务相关信息。通过对比分析,平台直观呈现债务发行总量变化趋势、专项债券对应项目的工程进度与资金拨付进度匹配度等关键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债务管理分析报告》。报告不仅量化呈现债务规模与政府财力的动态平衡关系,还专项评估国企债务风险,梳理出债务风险预警等级偏高的区属国企,提出“一企一策”的差异化管理建议。

“通过平台可动态监测债务规模、动态更新风险等级、跟踪评估资金绩效,像发现某责任单位的专项债超过一定数额未按进度支出时,我们会‘点对点’推送提醒函,强化靶向监督,督促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在雨城区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室,工作人员指着屏幕上的“政府债务监督”模块介绍道。

“数字赋能让监督告别了‘看报表、听汇报’的粗放模式,转向全流程、精准化监督。”区人大代表、财经委委员罗潇感慨,“现在平台把复杂数据转化成直观图表,债务结构、风险点、资金去向一目了然,即便不是专业出身的代表,也能快速看懂、精准提问,监督更有底气了。”

下一步,雨城区人大常委会将持续深化全链条监督,建立常态化审议机制,通过“加力度、拓深度、提质效”,推动政府债务管理更规范、透明、高效,为雨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债务安全屏障。(雨城人大 李华林、吴朝东、李敏)